冷链物流未来发展之路

  冷链物流:“鲜美”日常的保障线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其对生鲜食品的消费升级需求以及对食品药品安全流通的意识提升,正推动冷链物流产业迈入一片“蓝海”。

  冷链物流      

  从定义来看,冷链物流是指为保持食品新鲜的品质或其他产品的效能以及减少运输损耗,在生产、仓储、运输、销售及消费等环节,货物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的物流运输模式。

  冷链物流所运送的产品主要分为一般产品和特殊产品:

  一般产品

  农产品(蔬菜、肉禽蛋类、水产品、花卉等)、加工食品(冷冻或速冻食品、冰淇淋和蛋奶制品、快餐原料、酒品饮料等);

  特殊产品

  药品(疫苗、注射针剂、血液制品等)、化工品等。

  在上述产品中,药品冷链门槛较高,被认为是冷链行业金字塔的顶尖。以新冠疫苗为例,我国研发的灭活疫苗在存储运输过程中温度必须恒定在2-8℃,而mRNA疫苗冷链温度则需达到-70℃才能够长期存储。此外,还需要定时监测、记录温度,对于硬件、软件、全程可控、相关认证等要求非常严格。

  新冠疫情期间,保障疫苗冷链运输的需求急剧增加,具备全程冷链运输能力的企业在此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职责,在应对挑战的同时也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如果说医药冷链物流凭借专业性占据着行业制高点,食品冷链物流则凭借普适性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冷链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冷链食品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全国食品市场的25%30%以上。而食品冷链也是冷链物流最主要的使用场景。根据学术刊物《制冷技术》数据显示,食品冷链占冷链物流的比重接近90%

  我国产业起步晚 短板转化为优势时机已至

  从产业链来看,冷链物流上游为冷藏车和冷机等设备制造商;中游主要是运输型、仓储型、综合物流和平台型企业;下游的消费端为食品生鲜及医疗生物型企业。

  由于我国冷链物流起步较晚,产业链布局相对不够完善,上游冷藏车等配套设施保有量较低,信息化支撑力度偏弱,导致冷链流通率和效能方面存在不足,“断链”时有发生。

  据估算,我国每年因冷链“断链”造成约1200万吨水果、1.3亿吨蔬菜的浪费,经济损失超千亿元。具体来看,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覆盖面不足

  在冷链流通率方面,发达国家果蔬、肉类和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90%80%95%;而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35%57%69%。冷链流通率是指在物流过程中,采用冷链物流占所有物流的比重。该比重越高,表明冷链物流覆盖范围越大。

  效能较低

  全程冷链使得发达国家各类主要农产品在加工运输环节的腐损率保持在5%左右,而我国经过近几年发展才将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环节腐损率分别降低至20%8%10%左右。

  产业链布局的短板正是产业的发展空间所在。当下,随着政策持续发力和市场空间需求的提振,冷链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正在加速完善;而在人工智能、5G等技术普及之下,产业进一步迎来数字化发展优势。在后发优势之下,我国冷链物流产业正在打开广阔市场。

  政策

  2020年国家提出建设首批17个冷链骨干物流基地,展现出国家补足冷链物流短板的决心;202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进一步提振产业基础建设力度。

  城镇化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60%。而根据国外冷链发展的经验,当一个国家城市化比例超过55%后,就会迎来冷链的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规模的扩充必然会带动消费升级,可覆盖相对较高的冷链物流成本。

  消费市场

  疫情加速消费者线上消费习惯养成及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由此也让生鲜电商市场发展迅猛。目前生鲜电商具备市场规模大、需求刚性且高频的特点,而冷链物流正是其背后的强力支撑。根据艾瑞咨询预测,2021年生鲜电商规模6705亿元,渗透率12.3%。假设冷链费用占销售额的25%,则2021年生鲜电商对冷链的需求将超1600亿元。

  政策和市场需求下产业高速前进

  在政策、市场、技术等多重因素的支持与保障下,我国冷链物流产业链加速发展:

  在产业链上游,近年来我国冷藏车保有量及冷库总量不断上升,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据中物联冷链委统计,2015-2019年,我国冷藏车保有量几乎保持了20%以上的平均增速。

  在产业链中游的存储运输环节,由于涉及环节冗长、流程复杂,对综合一体化服务、数字化发展需求提升,物流模式转型发展机遇空前。

  究其原因,一方面,冷链物流模式将向平台式方向发展,从而减少资源的信息不对称,因此运输仓储型企业开始朝向综合冷链服务商的模式转变。

  另一方面,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为特征的智慧冷链物流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智慧冷链物流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与区块链等技术实时监控流通各环节,打通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最大化冷链物流资源利用率,并实现食品质量与安全可追溯、可监控以及订单信息与位置可跟踪。

  在上述领域,国内部分头部企业已结合自身优势探索出独特模式。东航物流“产地直达”模式依托“海外直采+航空运输+分销渠道”服务链条打造国际生鲜合同物流,通过布局国内外生鲜行业,投资交易平台、冷链物流、冷链仓储等领域,构建生鲜货物供应链雏形,积极打造集运输、产品、加工、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冷链、仓储为一体的生鲜供应链生态圈。

  多维度的优势保障了冷链物流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前景。据平安证券测算,考虑到当前利好的政策环境以及冷链物流产业处于快速上升时期,到2025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约为9154亿元。

  打开市场的同时,冷链物流产业也承载着更多意义:其既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产业,同时也是新发展格局下部分行业提升效率的重要保障。

附加信息

  • 简介: 冷链物流:“鲜美”日常的保障线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其对生鲜食品的消费升级需求以及对食品药品安全流通的意识提升,正推动冷链物流产业迈入一片“蓝海”。
阅读 4534 次数